1991年,张学良告诉吕正操:我很想回大陆看看,但有3个条件

更新时间:2025-02-06 23:40:25 阅读: 评论:0

1991年,在美国见到好友的张学良十分高兴,但是当他听到,吕正操受中央委托,邀请他回国时。

张学良沉吟许久,随后表示“祖国一别已经几十年了,我十分想回大陆看看,但是我有3个条件希望中央可以答应。”

按理说,张学良被蒋氏父子囚禁半个世纪之久,对于回国应该是十分迫不及待的。为何,在听到吕正操邀请他回国时,为何会提出3个条件呢?这3个条件又分别是什么?

“还可以望多少回夕阳西坠?”

此时已经89岁的张学良发出了深沉的感慨,尽管自从1959年开始,他与赵一荻就已经解禁,可这样的解禁也仅限于在台北市自由活动,更不用提远渡重洋,又或者是返回故乡。

1990年3月7日,一封讣告从美国传来,打电话的人是张学良与于至凤的女儿张闾英。

“爸爸,妈妈今天,在睡梦中离开了。”

听着女儿哽咽的声音,张学良举着电话的手,久久没有放下。房间里的吊钟滴答滴答的响着,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

他与于至凤尘封的经历,如同被打翻的罐子,一幕一幕,全都涌现在他的脑海中,搅得他心疼。

良久,张学良眼睛簌簌流下泪来,对于陪伴自己多年的发妻,张学良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她怎么先我而去了?她怎么能先我而去了?”

张学良老年

自从西安事变以来,一连数十年的关押生活,让张学良的生命停止在了35岁。

在这之后,张学良就一直在蒋介石的关押下沦为没有半点自由的傀儡,而今岁月的流逝,一个又一个重要的人,都先自己而去,这怎么能让张学良不痛心。

在静静思考许久后,张学良做出了个重大的决定——能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想到外边看看。

做好这个决定后,张学良思索了许久,尽管他很想将第一趟旅程定在北京与沈阳老家,可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并不太可能。

因此,张学良改将目标定在了美国,他告诉赵一荻“如今,我们都已经老了,美国的亲人那么多,我想去看看他们。”

但因为此时的张学良依旧不清楚国民党当局的意思,于是在抱定主意后,张学良将想法透露给了台湾“总统府”发言人邱进益,随后在征得李登辉的同意后。

1991年3月,张学良乘坐飞机,踏上了美国。

当伴随着微微失重感的传来,坐在飞机舷窗旁的张学良,失去了半个世纪的自由勉强回到了张学良身边。

而这样的旅程对于张学良而言,有着极大的意义。

登机前,蜂拥而至的记者,提出的诸多问题,其中有人曾问到了他的心坎上“听说中共方面十分关注你的本次行程,您是否有可能会返回东北老家呢?”

望着在身旁的国民党空军司令,张学良摇了摇头,他很想回去看看,但他不能,因此他稍作思考后表示“我从未与大陆有过联系,更不知道中共对我的关注,但东北是我的老家,大陆是我的祖国,我当然愿意回去。”

但实际上,早在赶赴美国之前,张学良曾就争取回大陆一事,向曾经的老部下王冀打去电话,并以有事相托,将王冀邀请到了自己的住处。

听到张学良的声音,王冀连忙从美国赶到台湾,随后张学良严肃开口道“我将要出一趟远门。”

张学良将美国之旅告诉了王冀,随后几经辗转,张学良将自己真正的打算告诉了王冀。

他表示,自己已经时日不多,想在在还活着的时候回家看看,但不知道大陆的态度,更不知道国民党是否会阻止。

因此,这一次,张学良希望能请王冀做他的特使,将这一情况同大陆沟通,并在成事之前,将一切信息保密,等到一切都水到渠成,再对外公开,这样自己返回大陆的希望就成了大半。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到美国好好访问自己的亲友,并等待王冀的回信。

想到这里,飞机上的广播突然响起“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的飞机即将抵达,美国旧金山……”

飞机广播打断了张学良的思绪。

12点半整,张学良抵达了美国。

张学良与杨虎城

而另一边,自张学良因为西安事变被扣押后,一直紧密关注着张学良的我党,也在第一时间做出了行动。

尤其是,在周总理生前“不要忘记台湾的老朋友”的重托下,对于这样一位将一生都奉献给祖国解放事业的英雄,我党更是一直寻找着合适的机会与人选,希望能有朝一日将张学良迎回大陆。

而曾担任张学良部下的吕正操,就进入了周总理与邓颖超的视野。

作为17岁就加入张学良部队的吕正操,对于张学良而言,他既是校友又是师生,更是相处多年的老友。

正是因为如此,在1936年西安事变之时,负责接待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人士的自然非他莫属。

张学良与蒋介石

张学良被蒋介石扣押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吕正操一直对张学良倍感思念,而这其中,他曾多次表示“只要少帅出来,不管什么时候,在何处,我都要与将军见一面。”

因此,在这种种因果关系下,吕正操得以受到中央委托。

于1991年5月23日,以私人会友的名义,飞抵了旧金山。

但此时张学良,因为要会见老友的原因,已经从旧金山飞赴纽约。所以吕正操几经辗转,才找到了张学良。

5月29日清晨,早早得知吕正操要来的张学良,在贝祖饴太太家门口等候。

吕正操与张学良

吕正操刚下车,看到冲他微笑的张学良,仿佛回到了当年一起对抗外敌的日子。涌动的情绪,促使他快步上前,紧紧握住张学良的手。

自上次分别,已经有半个世纪,“老师,您现在还好吗?”

看着白发苍苍的张学良,吕正操的话语略带哽咽,在他眼中,张学良曾经的风华正茂与而今的他还是有很大出入,更不用提现如今的张学良,因为蒋介石多年的折磨,腿脚不方面,就连眼睛都难以看清他人。

“好好好,我一切都很好,必之,你现在怎么样,听说你跑到了周先生那边去了?”

听到张学良的问话,吕正操连忙答道“当年,你送蒋介石回南京被扣押后,东北军群龙无首,全都乱了套。我赶回部队后,接受了共产党北方局的指挥,趁着国民党军队不注意,脱离53军,带领弟兄们在敌后抗日打游击。”

张学良与吕正操

听到吕正操的回答,张学良欣慰的同时,却又满是遗憾。如果他没有被蒋介石扣押,那么他也将会和各个东北军弟兄们一起,保家卫国,但现如今,却只有满腔的不甘。

吕正操几次出言安慰,这才让张学良情绪稍微平静下来,但因为这一次谈话,人多而杂,因此对于党中央交代的任务,吕正操并未过多提及。

而是在第二次密谈中,吕正操才将邓颖超给张学良邀请回家的信,交给了张学良。

在之后,看出张学良浓浓思乡之情的吕正操,像张学良透露了党中央对张学良回家的热烈欢迎,对于这一点张学良十分高兴。

在最后一次与张学良的见面中,张学良向吕正操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和平统一的渴望,

他表示“虽然我已经90多岁了,但是如果哪天需要用到我,我还是很乐意为中国人民,为中国奔走。”

听到张学良的话,吕正操十分高兴,这其中在谈及关于返回祖国的相关事宜时,吕正操表示“只要你愿意,不管什么时候返回大陆,我们都会尊重你的意愿,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但是对于吕正操话中的优待,张学良却连连摆手,并提出自己的3个条件。

“只要国家能给我回国行方便,我就已经十分高兴了,我不过就只是个平头老百姓,我不要特权。未来,我倘若真的有机会能返回祖国大陆,我先约法三章,不要欢迎,不要见记者,老朋友经常见见面,我就已经很高兴了,但是千万不要来恭维的那一套。”

至此,吕正操听到张学良的回复,十分欣慰,如果真的按照这样进展下去的话,那么张学良很快就能返回祖国。

可是对于返回祖国,张学良却有自己的考量,他告诉吕正操。

“我很希望能返回祖国,但是我这个人想清清楚楚的回去,但是现在还不到时候,我只要一动,就会牵扯到两个方面的问题,我不想因为我个人的问题,把两岸政治关系弄得那么复杂。”

而在美国期间,其实张学良也曾因为返回祖国的事情,与从北京回来的王冀交谈。

在与王冀的谈话中,张学良曾对自己回国进行规划,他表示自己将要在祖国呆几天,并在沈阳老家也待几天,好好转转看看这个生养自己的地方。

除了对东北人民深感愧疚以外,心中有诸多的顾虑,阻碍着他,就像早先与吕正操在谈话中所说的那样,“尽管,我现在就回大陆,也没有人管我,但我不愿意违背,我觉得我回去要和李登辉谈去,告诉他我要回自个儿家乡看看,只要他不反对,大陆也不反对,我就回大陆去。”

张学良被软禁期间

然而,从美国返回台北后,张学良还没有找李登辉谈话,李登辉就率先找到了张学良,要他前去“总统府”。

刚见面,李登辉就拿着大陆寄来的邀请函,摔在张学良面前“你被蒋介石囚禁了50多年,是我把你的监禁解除,允许你自由走动,现在你却这样对我?”

“你这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难道是想要再来一次西安事变,又或者是再来一次台北事变吗?”

李登辉的刻薄的话,让张学良十分难堪。因为彼时,两岸的关系十分微妙,不愿因为个人原因扰乱两岸关系的张学良,感到两边都不是人。

就这样,一直渴望着返回祖国的张学良,因此彻底断送了返回祖国的机会。

然而,因为自己有家不能回,台湾对张学良来说不过是一个“旅馆”般的存在。因此,在不久后,他就与赵一荻一次,再次登上了美国的飞机。

2001年10月14日,历经两个世纪,最终在异国他乡离世的东北少帅,结束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享年101岁。

本文发布于:2023-04-04 10:06: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807204432954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