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无雨字的微雨诗,李商隐诗看一眼就觉惊艳,白居易诗百读不厌"/>
白居易比李商隐大了41岁,算得上是一对忘年交了。白居易曾放言死后要当李商隐的儿子,可见两人的关系曾有多好。论诗风,两人其实是不具可比性的。白居易写笔记本键盘保护膜诗通俗易懂,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说的就是他的《长恨歌》小孩子都能听得懂。而李商隐恰恰相反,他的诗朦胧绝美,《锦瑟》至今仍是诗坛最难懂的诗之一。
不过颇为心有灵犀的是,两人都写过生龙活虎意思一首无雨字的微雨诗。虽然到底是谁先写不清楚,也不知道是否有借鉴的嫌疑,但这两首诗都是五言绝句,而且都写的是夜雨,算得上是一场微雨诗的对决了。让我们先来看白居易的诗:
《微雨夜行》
唐.白居易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白居易这首诗写的是自己微雨中夜行的拉米夫定片事,初读虽不算惊艳,但却令人百读不厌我不是教你诈。全诗语句清丽,意境幽然,是一首咏雨佳作。诗的前两句连用两组叠字,让整首诗变得充满节奏感。秋云并不浓厚,只是淡淡的一点;天气也并不太冷,只是透着一丝寒气。看得出来这场秋雨并没有影响诗人的心情,在夜雨中独行的他内心似乎找到了“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感觉。
展开全文
后两句诗人开始细写雨。因为雨不大,还达不到湿衣的效果,下起来也没有任何声音。因阿根廷红虾怎么做为这10个字的描述,让这场雨充满了禅意,这一句与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纵观这首诗,诗人的情绪没有直接道明,但一切景语皆有情,可谓相当高明了竹凉席。
再来看李商隐的《微雨》:
《微雨》
唐.李商隐
初随林霭动护垫,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现世召唤冷,庭虚近水闻。
与白居易的诗相比,李商隐的这首诗是属于看一眼就惊艳的作品。诗人用虚实相结的手法,对微雨进行了多层次的描写,将这场夜雨写得十分传神。
诗的前两句写微雨在林间时有时无的样子,因为太小所以它就像空中的雾气一样浮动着,虽然不明显但那一丝丝凉意还是让人感觉到了它的存在。这10个字既有视觉又有感觉,言简义丰,不得不说李商隐在遣词上的功力是极强的。
后两句更是妙笔。微雨虽在窗外,但凉意却隔着窗都能清明节的由来感受得到,连那烛灯也似乎是冰凉的。人靠近窗户,就能听到空荡荡的院子里传来了淅淅沥沥的雨声音。“窗迥侵灯冷”显然只是诗人的错觉,灯是不会冷的,只是诗人内心受生日怎样发朋友圈到了夜雨的影响,这是一句虚写。而“近水闻”则是写实,通过听觉感受微雨的真实存在。这两句一虚一实,相得益彰。
通读这两首微雨诗,通篇都无一个“雨”字,但却都写出了微雨的神韵,到底哪首更好却让后世犯了难。论遣词,李商隐的诗显然要更高明些;但论意境,白居易的诗则颇具禅意。大家觉得哪首诗写得更好,欢迎讨论。
本文发布于:2023-07-25 21:08: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6318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