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场春雨,文章同学微博北京的空气格外清新。在绿色超萌Q版萌图文明祭扫的大力倡导下,越来越多的市民用鲜花代替香烛纸钱,告别了“烟火弥漫”,让清明节更加“清明”。
资料图 新华社供图
由于今年清明假期只有一天,清明祭扫呈现出“时间短、流量大、空间小、密度倚字组词高”的特点。为避开人流高峰,许多市民特意早早就出了门。早上6点,就有市民陆陆续续来到八宝山人民公墓扫墓。
记者看到,有免费提供的便民小推车,老年人上山扫墓方便了许多。今年,人民公墓在原先400辆便民小推车的基础青岛旅游上,又新订购了一批,方便市民祭扫。
在人民公墓西门,冰激淋园区设置了鲜花发放处,由志愿者向市民发放免费鲜花。整个大面小学清明祭扫服务期间,人民公墓共准备了9.8万枝鲜花,还增加了便民鲜花销售点。
人民公墓共设有45个墓区,安葬骨灰近8.5万份。为方便市民祭扫,人民公墓还在广场服务棚中设立自助查询机,输入相关信息,即可查询到墓位位置等情况。
今年,人民公墓还新推出“一站式服务”,设立了胡萝卜怎么炒好吃便民服务台,集中提供免费水桶、毛巾、毛笔等祭扫用品。清明节前,公墓对园内年久失修的11条墓间道进行了翻新,补种了木兰、黄杨等,使得墓区环境进一步得到提升。为方英文座右铭便市民祭扫,公墓还对园内的卫生间进行了重新装修,还在周边设置了5个停车点。
今年,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首都文明办联合发出清明节“理性追思 文明祭扫”的倡议,提倡绿色文明祭扫,安全有序祭扫,弘扬时代新风,理性表达哀思。一些祭扫点结合自身特色,推出各种新四个强化型祭扫方式,取代了“烟火弥漫”。
万佛华侨陵园在便民服务亭设立了“时空邮箱”,引导市民在卡片高三毕业寄语上倾诉衷肠。在长青生命纪念园,市民在树梢上系上黄丝带和风铃,让风带去对逝者的思念。老山骨灰堂则设立了水溶祭祀厅,供市民举行水溶祭祀仪式。
近年来,随着骨灰海撒、自然葬等节地生态葬观念深入人心,人们的殡葬观念正在向“轻安葬重祭祀,轻物质重精神”转变。
清明期间,许多公墓也纷纷设立了数字科技殡葬的宣传点,引导市民采用“绿色、生态、人文、科技”的方式纪念逝者。
(原标题:雨后清明 情深意浓)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王琪鹏
流程编辑:U022
本文发布于:2023-07-14 02:29: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ge/78/5351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