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读本校本教材

更新时间:2025-02-07 03:46:36 阅读: 评论:0


2024年9月26日发(作者:卿琼音)

前言

培养好习惯,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

高汀说:习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它的奴隶。所谓“习惯”。就是由

反复体验和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变成自己需要的一种行动方式。它是一种不需要任

何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为。从生理机制上讲,习惯是一种后天形成的

趋于稳定的条件反射与动力定型,它是由多次的反复,使一定的情景和个体的某

种行为,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巩固的、暂时的神经联系。当个体受到同样的情景刺

激时,就会自然地表现出相应的行为。所以,人们常把习惯称为“第二天性”。

习惯具有后天性、稳固性、自动性、情绪性和情境性这五个特点。科学研究表明,

3岁至12岁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能否抓住这9年的关键时期,培养起良好

的习惯与健康的人格成了决定小孩命运的重大问题。影响人成长的习惯有很多,

我们不能张开大网一网打尽,那么就需要我们确立贴近孩子的培养目标

一、 确立好习惯目标体系,找准81个养成点

对孩子终身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习惯归结起来有三个方面:好品质、好身体

和好学业,围绕着这三个方面我们确立9大目标,81个落点,让好习惯贴近学

生的实际,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利于理解掌握和执行。

一、好习惯成就好品质

九个做人好习惯

九个礼貌好习惯

九个劳动好习惯

二、好习惯成就好身体

九个运动好习惯

九个卫生好习惯

九个饮食好习惯

九个安全好习惯

三、好习惯成就好学业

九个学习习惯

九个阅读习惯

二、 在内容体系上突出了综合性和实践性

综合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德育内容的综合性,即把德、智、体 三大要素融

为一体;二是德育过程的综合性,即把知、情、意、行融为一体;三是德育体系

的综合性,即把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融为一体。实践性体

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读本内容不是单纯的知识体系,而是综合性的操作体系;二

.

是教学过程不是以认知为主,而是以活动实践为主,在情境创设、动机激发、道

德认知、活动设计、行为养成和品德评价等环节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并引进了“个

体自觉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和“行动体验研究性学习”等新的

研究性道德学习方式,更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

中心”的德育理念,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性,具有鲜明的活动性、实用性和可操作

性。

三.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启发引导、主体参与

读本不是从概念和理论体系出发,而是从德育工作实际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需

要出发,尽可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距离学生近一点.问题提出小一点,回答

问题实一点。避免“高、大、空、远”,做到“近、小、实、亲”,并努力在启发

引导上下功夫,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四.集体智慧,共同开发,图文并茂

教材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低、中、高三个学段,通过主题班会、生活指

导课、体育课等保证落实,在德育处的带领下,成立了教材编写小组,语文组、

体育组、生活部全体老师参与到教材的研读和编写,力求做到文字通俗易懂,形

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 有较强的可读性。在此 ,对所有参与教材编写的老师表

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并希望得到专家、和广大师生的批评和指正!

小学部81个好习惯教材编写小组

目录

一、使用礼貌用语

二、见到熟人主动打招呼

三、不随便翻 别人的东西

.


本文发布于:2024-09-26 04:46: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72972004258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习惯   学生   教材   编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