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高年级版)
目 录
剪纸 简 介………………………………………………4
第一章 剪纸活动的教学目标………………………… 5
第二章剪纸的艺术………………………………………6
第三章 剪纸的保存…………………………………… 8
第四章 人物剪纸…………………………………………9
第五章 戏曲剪纸…………………………………………10
第六章 民俗剪纸…………………………………………11
第七章 剪纸作品欣赏……………………………………3
编后语…………………………………………………… 5..
剪 纸 简 介
剪纸是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剪纸以其很强的装饰性、
趣味性显示出独特的生命力,像一颗颗灿烂绚丽的繁星,装点着房屋、环境,美化着人
民的生活;剪纸用一种亲切、朴素、通俗、美观的艺术表现形式,抒发了劳动人民的真
情实感。剪纸艺术处处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民间习俗结下了不解之缘。
随着社会的发展,剪纸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已由过去一般的窗花装饰,发展到今
天的刊头尾花、连环画、插图、邮票、动画、印染、舞美、商标、藏书票等许多方面。
可以说,剪纸蕴藏了我国劳动人民深厚的情感,积淀了华夏几千年的文化,是我国传统
哲学、美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结晶,具有极强烈的民族特色和生命力,因而能够千百
年来蓬勃发展,经久不衰。
为了弘扬这一民族艺术的魂宝,我校结合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以适合贵
州特点的剪纸为主体,在教材的选编上、方法的选择上、时空的安排上、师资的落实上
等方面做了实践与研究,在对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继承与发扬民间艺术的
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同时使祖国的剪纸艺术后继有人。
第一章 剪纸活动的教学目标
1.教学的总目标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校以加强艺术教育为指导思想,以“让
每个孩子都能发挥潜能”为主题,以“课改”为核心,努力创建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剪纸”
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有很大的作
用。我们在开展剪纸活动课的过程中,收集并创作了一些剪纸材料,同时针对不同年级
段的学生编写了参考教材,该教材充分考虑教师的可指导性,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并在选材上与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思想美德教育相结合,体现思想性和时代
精神。
我们以适合贵州特点的剪纸艺术为主体,对学生进行忍知、操作、情感等训练,使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剪纸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文化,继承发扬
民间艺术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组织一支有活力的剪纸队伍,丰富我们
的校园生活。
2.高年级目标内容
认知:
类剪纸特点。
(2)知道剪纸作品的创作步
骤。
操作:
高年级
(1)熟练掌握剪纸中的自制装裱
等剪纸技能。
(2)能独立创作剪纸作品。
情感:
(1)进一步激发学生爱祖国、爱
家乡的情感,并为继承和发扬民间
艺术而努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
创新能力。
第二章 剪纸的艺术
1.对剪纸艺术的认识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
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
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
趣。
以复杂剪纸为
(1)熟悉了解剪纸历史,以及各主。
如:喜花剪纸类
动物类
戏剧人物类
其它类:
剪纸创作 (五、六年级)
从技法上讲,剪纸实际也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显出所要表现的形象。劳动
群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
趋完善。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使剪纸的表现力有了无限的深度和广度。
细可如春蚕吐丝,粗可如大笔挥抹。其不同形式可粘贴摆衬,亦可悬空吊挂。由于剪纸
的工具材料简便普及,技法易于掌握,有这其它艺术门类不可替代的特性,因而,这一
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几乎遍及我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
在人类的早期,艺术本没有“民间”与“非民间”之分的。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社会
阶层、职能分工的出现,形成了相对于“宫廷艺术”和“文人艺术”而言的“民间艺术”这一历
史的概念。不同品类作品体现着不同阶层的审美标准,应是相互间分界的根本。就剪纸
而言,并非凡是用纸剪刻的作品都可谓之“民间剪纸”。历史上不乏有应贵族市民阶层节
日习俗需求而专营剪纸的艺人,也不乏文人画家为艺人绘稿、或专业艺术家运用剪纸技
法创作的例证。这类作品与劳动群众为自己而创作的作品有着质的区别,多已脱离劳动
者的审美本色,也不可能为大众所普遍接受。有的作品虽也在某些地区流传,但最终必
将因为并非民众自己的创造而在变异中面目全非。即使在今天,许多地区的群众性美术
创作活动中出现的剪纸作品,也不能与民间剪纸混为一谈。群众性创作活动也可以采用
民间剪纸的形式,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继而在民间流传,但其创作目的往往
已脱离自身生活的需要,甚至是表达辅导者的意图。二者之间虽有密切联系,但不是一
个概念。
因此,认为凡是用纸剪出来的都是民间剪纸,而忽视了是否为民众自己的精神生活
所必须,是否被群众普遍理解和接受,是否在民间广泛流传这些民间艺术的基本条件。
当下民间文化基础理论的薄弱,造成认识上的混乱,使得不少人认为,凡是生活在民间
的艺人或工匠所作一诸如象牙雕刻、鼻烟壶之类,都可归类于民间艺术的范畴,这是应
予纠正的。包括民间剪纸在内的民间美术,其创作、审美、应用与劳动者生活的土壤不
可分离,使之和与其并存的其它艺术品类清楚地区别开来。
民间剪纸最能体现自身本色精神的作品,大多保留在偏乡僻壤的山区农村,即以农
村妇女为基本队伍的劳动者应民间习俗和个人审美喜好而传承或创作的。
2.剪纸的艺术特性
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历经中国漫长的历史演进,而不失其纯净和清新的特质,与中
国农村稳固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A. 依附性与独立性的统一
民间剪纸是附合民间习俗的必不可少一种艺术活动。它的存在,就必定依附于民间
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家中有白事,窗户上不能贴得红红火火;用于摆衬礼品的,
要看是办喜事、丧事还是做寿;一对老夫老妻的屋里如果贴上一对坐帐喜花,那肯定是
年轻人的戏耍;久旱无雨,如果剪的不是求雨的“独女捣棒槌”,而是求晴的“扫天婆”,
那不知要遭多少人的咒骂。这种受存在目的作用制约的依附性特征,表现在具体作品的
构图处理上,也就是作品的装饰性特征。贴在窗户上的则要求与窗格适合,并多镂空,
否则迎光看去只是一个大纸片片;贴作炕围的,就最好少剪零碎花纹,否则时间长了很
容易损坏。
诸多的限制,也形成了艺术上的独特语言。民间剪纸在完成一定的民俗作用之外,
又极力显示着自身存在过程中的独立性----即美的特性。一张剪纸,不论它用于何种场
合,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必然贯注自己的审美感情。只要人们以美的标准肯定了它,它
也就有了存在中的审美价值。 这种艺术上的独立性,正随着社会变革和旧民俗的逐渐
消失而渐趋明显。
B.集体性与个性的统一
从绝对意义上讲,任何艺术创造都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纯属个人的产物。人的社会属
性,使之必然地反映着一定阶层的艺术趣味。而个性,只是在集体,或传统基础上的发
挥。
民间剪纸的集体性特征,明显表现在其作品的最后归属上。作品不再是作者个人的
私有,而属于整个社会和集体。因而它的最终面貌,必定是直接集中了群众的智能,融
汇千百人艺术才能和审美喜好的产物。特别是一些已流传千古状态凝固的作品,是经过
许多代人的反复雕琢和修改才基本定型,而被普遍承认、流传和保存。在各地均有流传
的类似作品,其面貌大相径庭,就很难说哪一件作品完全是某一位元作者自己的创造。
那么,形成集体性的一个重要成因,则应该是民间剪纸的匿名现象。民间艺术与专业艺
术家的创作不同,作品既不标明作者的名字,也没有个人的著作权。好的作品流传于世
间,一经传播便成大批临摹、变体作品的滥觞,作者就被融入“劳动者”这一群体概念之
中了。
长期以来,民间剪纸一直被认为是重复性的劳动或传统纹样的复制,忽视了劳动者
艺术家的个性创造,这是历史的不公。
C.变异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毕竟不是每个用纸剪刻的劳动妇女都能获得艺术上的成熟。一个村,一条山沟,出
那么一个或几个被社会公认的巧人,她们的作品就自然会四处流传。流传中,常常是张
家的媳妇用李家老婆的样子,王家的女儿又把花样传到姓刘的婆家,人们都有权力按照
自己的理想和审美爱好对原稿随意改动。作品的最初形态必然会发生不可避免的变化。
这种传承中的变异现象,也不断地调节着民间剪纸与其流传的时代、民族、地区、习俗
之间的差异。
同时,由于民间剪纸所担负的民俗形式的传承,及基本纹样程序化手法的相对固定,
传承方式的世代相袭,又使其具有外在形式相对稳定的特性。有些作品相当于戏曲中的
保留剧目,哪个地方漏了一句台词,少了一个动作都会引起观众的哗然,是不能随便改
动的。民间剪纸也往往有这种情况:一件好的作品,经过一个笨人之手变成一张难看的
纸片片,再经过一个有经验的老婆婆之手,又使它重新恢复了光彩。
民间剪纸传承的变异性与稳定性,与其赖以生存的中国农村传统文化结构有着密切
的关联。所以,一次大的社会变革的发生,必将会导致不同地域、民族文化心理的波动
和调整。从而形成新的态势。
第三章 剪纸的保存
由于剪纸作品是通过剪刻镂空后,由线条或块面组成的图案,牵一发将动全身,所
以如何保存好剪纸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这里介绍几种保存方法:
1.黑白剪纸的保存
如果作品篇幅不大,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将剪纸放在书本杂志中平放保存即可。假如
是需要经常翻看的剪纸作品,最好从文具商店里买一本相册来保存,以免因经常翻动而
损坏剪纸作品。
2.彩色剪纸的保存
彩色剪纸的保存主要是考虑防止褪色的问题。所以用来保存彩色剪纸的材料不宜选
用吸水性强的纸张。最好是用绘图用的拷贝纸或硫酸纸,这种纸吸水性极差,因此彩色
剪纸的颜色一般不会被吸取。由于它又具有较好的透明度,用来保存剪纸也比较美观。
3.大幅剪纸的保存
对于一些篇幅比较大的剪纸作品不宜采用卷筒式,否则剪纸的一些边角容易折叠损
坏,也影响美观,理想的办法是用瓦楞纸版夹住平放,这样重新打开后剪纸作品平整无
缺。比较长时间的保存还需注意防虫咬。所以在存放剪纸的地方要放一些卫生球,以防
虫害。另外注意经常翻动,以利通风。在潮湿地区,梅雨季节还须加强防潮措施。
第四章 人物剪纸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要角色,在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中,人物活动的千姿百态成为艺
术家捕捉和塑造的艺术形象。剪纸艺术也不例外。
2.剪纸人物的变形夸张
剪纸人物的造型和动作,经过集中概况而出现变形夸张,唯有变形夸张才能体现剪
纸艺术的情趣。变形与夸张改变了人物自然正常的比例,一只大眼睛可以横跨鼻和耳之
间,这正是剪纸夸张的特点。
母 爱 孙 悟 空 古 代 侍 女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要角色,在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中,人物活动的千姿百态成为艺
术家捕捉和塑造的艺术形象。剪纸艺术也不例外。
3.剪纸人物的装饰
剪纸人物除了形体的装饰性外,还有衣着上的装饰方法。剪纸人物的服饰,不
局限都是花衣花裤,也可以用疏密有致的线条组成条格衣裤,看上去既朴素又别具装饰
趣味。在剪纸人物身上,锯齿纹具有多种用途,比如头发、眉毛、手指、鞋底乃至各种
生活用具。月牙纹常用来表现衣纹,也用来组合成有动感的花纹而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
给人以敦实浑厚的感觉。
绿 化 祖 国
第五章 戏曲剪纸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品种之一。它集各种艺术为
一体,是一种综合艺术。中国戏曲地方剧种众多,这些古老的剧种,至今活跃在中国的
舞台上。京剧是传统戏曲里影响最大的剧种,它形成于200年前的北京,流行于全国,
它有丰富的传统剧目五千余个,内容多以表现中国古代故事为主。表演角色大体分为生、
旦、净、末、丑五个行当,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现手段,京剧艺术发展至今已形
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体系,它具有象征性、寓意性、程序性和装饰性。
第六章 民俗剪纸
生产生活民俗(耕地):表现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以及日常民间生活等。
老鼠嫁女:传说当初十二生肖排次第,猫的位置被老鼠占去,遂成仇敌。老鼠
嫁女以取悦小猫。表达人们化灾为祥的愿望
民间丧俗:丧俗也是中华民族特别重视的一种民俗活动。它从一个侧面记录了
中华民族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历史,同时也反映出民众几千年来受儒、道思想影响的道德
观念和忠孝思想。丧俗的形成是由于人们在同大自然长期斗争中,需要一种能安慰、调
节悲痛感情的方式。丧俗活动能够解脱人们在感情上遭受的打击,它诉诸于社会群体活
动和艺术的方式,从而形成了有价值的文化观念。其实丧俗活动中一切悼念行为都是以
灵魂为名而颂人的。
吉庆有余:吉,吉祥、善美。庆,幸福。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
第七章 剪纸作品欣赏
中 华 武 术
祖 国 山 河
欢 喜 游 龙
(中年级版)
目 录
剪纸的概述…………………………….4
第一章 剪纸活动的教学目标…………5
第二章 剪纸的表现手法………………6
第三章 剪纸技法………………………8
第四章 花鸟剪纸 ……………………9
第五章 动物剪纸 ………………….10.
第六章 吉语剪纸………………………12
第七章 剪纸作品欣赏…………………15
编后语………………………………….18
剪纸的概述:
剪纸是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剪纸以其很强的装饰性、
趣味性显示出独特的生命力,像一颗颗灿烂绚丽的繁星,装点着房屋、环境,美化着人
民的生活;剪纸用一种亲切、朴素、通俗、美观的艺术表现形式,抒发了劳动人民的真
情实感。剪纸艺术处处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民间习俗结下了不解之缘。
随着社会的发展,剪纸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已由过去一般的窗花装饰,发展
到今天的刊头尾花、连环画、插图、邮票、动画、印染、舞美、商标、藏书票等许多方
面。可以说,剪纸蕴藏了我国劳动人民深厚的情感,积淀了华夏几千年的文化,是我国
传统哲学、美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结晶,具有极强烈的民族特色和生命力,因而能够
千百年来蓬勃发展,经久不衰。
第一章 剪纸活动的教学目标
洗澡
1.教学的总目标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校以加强艺术教育为指导思想,以“让
每个孩子都能发挥潜能”为主题,以“课改”为核心,努力创建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剪纸”
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有很大的作
用。我们在开展剪纸活动课的过程中,收集并创作了一些剪纸材料,同时针对不同年级
段的学生编写了参考教材,该教材充分考虑教师的可指导性,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并在选材上与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思想美德教育相结合,体现思想性和时代
精神。
我们以适合江南特点的剪纸艺术为主体,对学生进行忍知、操作、情感等训练,使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剪纸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文化,继承发扬
民间艺术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组织一支有活力的剪纸队伍,丰富我们
的校园生活。
2.中年级目标内容
认知:
特点和用途。
(2)知道剪纸的基本顺序。
中年级
操作:
较熟练掌握用剪刻的方法制作剪
以喜花剪纸为
(1)了解剪纸历史,以及剪 纸的主。
其它类:
(1) 动物类
( 2)风景类
(3)花鸟类
纸。
(三、四年级)
情感:
(1)培养学生祖国民族文化爱家
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
作和竞争进取的精神。
第二章 剪纸的表现手法
剪纸的表现方法很多,这里重点归纳为单色和彩色两种:
单色剪纸
1.阳刻剪纸
通常是采用红纸黑纸或其它颜色的材料剪刻出来的单色剪纸作品。阳刻剪纸的特征
是保留原稿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它的每一条线都是互相连接的,牵
一发将动全身。
2.阴刻剪纸
阴刻剪纸的特点与阳刻剪纸恰恰相反,就是刻去原稿的轮廓线,保留轮廓线以外的
部分。所以阴刻剪纸的特征是它的线条不一定是互连的,而作品的整体是块状的。
3.阴阳结合
阴阳结合就是根据画稿里的虚实关系的需要采取阴刻和阳刻交叉的办法,能使画面
效果更为丰富,主次更加分明。
4.剪影
它通过物象外轮廓来表现形象,所以它最注意外轮廓的美和造型。我国著名画家和
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曾说,剪影以“剪纸的形式”表现了“一个高级的造型心灵”。英国
民间流行的“剪影画”就是用黑纸剪出物象的影子,用黑影构成了画面,这种剪影画后来
还发展成为一种电影的形式。中国早期的皮影戏与剪纸艺术实际上也是相互借鉴和影响
的。所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是独具一格的。
彩色剪纸
5.套色剪纸
套色剪纸是剪纸艺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表现方法,一般多采用已完成的阳刻主
稿拼贴上所需要的各种色纸。一般主槁所使用的材料都采用较厚实的纸,或者绫缎、绒
布等一些高级材料。而且颜色宜用深浓色,这样,套起来能得心应手。广东佛山一种“铜
衬料”就是以金箔纸刻成主稿后,各部位分别衬以大红,湖蓝、草绿、中黄,显得富丽
堂皇。
6.点色剪纸
点色剪纸也叫染色,在生宣纸剪刻好的成品上,用毛笔点上各种色彩。如果要好几
层一起点染,色彩颜料中要加入少许酒料,便于颜色渗透。着色时,要注意一种颜色干
后方可再上另一色,以免混淆串色。但是如果为了使两种颜色起渗比效果,染色时不必
待一色干后再上另色,通常上第一次色半干时即上另色,才能达到渗化的效果。点色剪
纸通常应采用阴刻法,便于大块面积留作染色用。点色剪纸色彩强烈,乡土味很浓,以
中国河北蔚县的染色剪纸最为著名。中国浙江平阳的染色剪纸,在继承蔚县的传统点色
基础上吸取了西洋水彩画中光和色的运用方法,为点色剪纸的创新探索出一条新的路
子。
7.填色剪纸
填色剪纸又称“笔彩剪纸”,把刻好的主槁张贴在一张白色纸上,然后根据据各部位
的需要分别涂上不同颜色。个别脸部可作适当的渲染。中国广东佛山的“铜凿”剪纸是在
一张铜片上先用锤子将图案凿出,在留空处分别涂上不同颜色的油质颜料,当地叫“铜
凿”。这种剪纸给人以金碧辉煌之感,而且便于长时间保存,但一次只能制作一幅。
1.广东佛山一带的“金色”剪纸 2. 晚风 分色剪纸 3. 河北蔚县一带的点色剪纸
8.衬色剪纸
衬色剪纸是以白色的底稿线条作为线条轮廓,选取的图案最好是阴刻剪纸、在
其作品之下,衬以各种深红或深蓝颜色,让它们呈现黑白对比,或红白显明的效果。
9.分色剪纸
分色剪纸基本上属于单色剪纸的拼贴,近似剪贴。例如:剪一只熊猫吃竹子,
熊猫用黑纸剪成,竹子用绿纸剪成,然后把熊描、竹子拼贴在一起。
第三章 剪纸技法
1.剪纸的种类
中国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有深厚的群众创作基础,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
现形式。剪纸作品是指在材料面上透空镂刻图象的艺术。传统的剪纸制作,主要有剪子
铰、刀刻、手撕三种方式,剪纸是剪、刻、撕的通称。按工具出现的历史顺序,应是撕
在先,刀具在后,再往后是剪子。
剪,一般不打草稿,胸有成竹,信手剪来,刀下容易自然夸张变形,好似图画的写
意,多为农家妇女使用;刻,往往先画出图样,细致入微,有顿挫感,产量比较大,好
像工笔,又多为厂家和美术工作者采用。撕,用指甲代刀,线条出入不齐,有金石味,
民间剪纸作者和现代剪纸家都有采用,但人数不多。三种手法产生的艺术韵味,对作品
的风格均有一定影响。
剪纸材料可以用纸,也可不用纸。古代甚至用金、银、铜、骨的薄片透空镂刻,也
属剪纸。今天还可在电脑上设计图案,通过扫描仪、刻绘机制成剪纸作品。
2.剪纸的工具
选好适合自己剪制的图稿、色纸、剪刀、裁纸刀和有一定厚度的衬纸、镊
子、固体胶浆糊、小号装钉机等。剪刀的选择尤为重要,“力臂”要长,握手处要宽些,
钢材质硬度适中。要剪紧密细致的纹样,刀口要尖,刀面稍窄、无棱角、锋口薄者为好。
第四章 花鸟剪纸
剪纸艺术,以它独特的图案美化生活,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尤其是花鸟剪纸图案
装饰,运用范围更加广泛,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墙饰、窗花、礼花,甚至可以当
作单独艺术品。
墙花
盆花
第五章 动物剪纸
剪纸题材中动物形象不少,其形象寓意是多方面的。民间剪纸中,经常被运用的动
物形象,有龙、凤、虎、狮、鹿、牛、马、猪、羊、鸡等。虎威猛;鹿有斑斑的花纹,
角是个宝;猪肥胖可爱;牛吃苦耐劳;各赋以不同的含意。
据说虎是猫的学生,猫是虎的缩影。民间的人们讲着民间故事,听着虎戏,看着门
上的虎画,脑海里就浮现出虎的幻影,于是灵感大发,剪出的虎,似虎非虎,似猫非猫,
有虎的影子,又有毛的习性。她们绣成虎头帽、虎头鞋,将她们的孩子从头到脚武装起
来,好不威风!长大会像虎一样,威严、强壮。
虎
戴虎头帽的娃娃
鱼跳龙门
斗鸡
第六章 吉语剪纸
吉语祈祝平安、希冀美好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是非常强烈的。事事都要取个吉利,
这也与汉语和汉字的读音、结构有关,同音字太多便出现了谐音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
“吉语”。将吉语与有关的形象搭配起来,用图画表示,就是带有寓意的吉祥图。
吉语和吉祥图是互为关系的。口头讲出来叫做“讨口彩”,画成图画又可以会意,便是
吉祥图。吉祥图的内涵非常丰富,历史渊源亦很久远。《尚书-洪范》云:“五福:一曰
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好德”就是“行善积德”,“考终命”
为善终。这样五种幸福在古人的心目中被视为幸福的标准。从内容上看,吉语和吉祥图
的基本母题是“福、禄、寿、喜、财”等。吉祥图的寓意手法分为三种:象征、谐音、在
民俗文化中,吉语和吉祥图围绕着“福、禄、寿、财、喜”形成了一种富有特色的艺术。
吉祥花
喜鹊闹梅顶棚花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心理、习俗以及审美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
用。
童子莲花:莲,谐连,因其花果同长,寓意早生贵子
金鱼:鱼谐余,寓意生活美好富裕。金鱼,谐音金玉。
大吉大利:鸡,吉谐音,寓意吉利。
荷花鸳鸯:荷谐和,美好,幸福。鸳鸯为同心鸟
巨龙鸿福
祝寿
第七章 剪纸作品欣赏
鹅趣
斗牛图
年年有余
大熊猫
喜鹊登梅
(低年级版)
目 录
剪纸简介……………………………….4
第一章 剪纸活动的教学目标…………5
第二章 什么是剪纸……………………6
第三章 简单的剪纸制作………………8
第四章 剪纸作品欣赏…………………10.
编后语………………………………….20
剪 纸 简 介
剪纸是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剪纸以其很强的装饰性、
趣味性显示出独特的生命力,像一颗颗灿烂绚丽的繁星,装点着房屋、环境,美化着人
民的生活;剪纸用一种亲切、朴素、通俗、美观的艺术表现形式,抒发了劳动人民的真
情实感。剪纸艺术处处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民间习俗结下了不解之缘。
随着社会的发展,剪纸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已由过去一般的窗花装饰,发展到今
天的刊头尾花、连环画、插图、邮票、动画、印染、舞美、商标、藏书票等许多方面。
可以说,剪纸蕴藏了我国劳动人民深厚的情感,积淀了华夏几千年的文化,是我国传统
哲学、美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结晶,具有极强烈的民族特色和生命力,因而能够千百
年来蓬勃发展,经久不衰。
为了弘扬这一民族艺术的魂宝,我校结合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以适合贵
州特点的剪纸为主体,在教材的选编上、方法的选择上、时空的安排上、师资的落实上
等方面做了实践与研究,在对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继承与发扬民间艺术的
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同时使祖国的剪纸艺术后继有人。
第一章 剪纸活动的教学目标
1. 教学的总目标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校以加强艺术教育为指导思想,以“让
每个孩子都能发挥潜能”为主题,以“课改”为核心,努力创建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剪纸”
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有很大的作
用。我们在开展剪纸活动课的过程中,收集并创作了一些剪纸材料,同时针对不同年级
段的学生编写了参考教材,该教材充分考虑教师的可指导性,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并在选材上与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思想美德教育相结合,体现思想性和时代
精神。
我们以适合江南特点的剪纸艺术为主体,对学生进行认知、操作、情感等训练,
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剪纸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文化,继承发
扬民间艺术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组织一支有活力的剪纸队伍,丰富我
们的校园生活。
2.低年级目标内容
年
级
活 动 目 标
认知:
活 动 内 容
以折叠图案为主
低
年
级
识
1. 了解剪纸的基本知如:对折、方形。
2.知道剪纸的历史
3.知道剪纸的基本方法
操作:
1.了解剪纸基本的剪法
2.会剪刻一些简单的图案
情感:
1.激发学生对剪纸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其它类:
1.简单物体的外形
2.简单的喜字等
第二章 什么是剪纸
1.剪纸的介绍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 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根据考古其历史可
追溯到公元六世纪,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不论是细巧秀丽的
南方剪纸,还是古朴的北方剪纸,都深受群众的喜爱。
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
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也是这种仪式的一部分。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
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当作为礼品为点缀之
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
型。
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顾名
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 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
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
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
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
图案。
2. 剪纸的步骤
1. 画稿
剪纸的特点是构图丰满,造型简洁、线条明快、黑白分明、装饰性强。一幅剪纸的
好坏,决定于画稿。首先,我们应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在画稿时,要根据剪纸的特点,
既要把画面安排得丰满匀称,又要使每一部分自然地连接。在人物周围空余的地方,可
以适当补上些与内容有关的花草、树木、动物、彩云等配景或道具,形成有主有次,有
疏有密,丰满完整的构图。如图《小猫戏蝶》中,主题是小猫,在图的四面空间画上了
一些花草,使整个画面既丰满又充满情趣。
小猫戏蝶
2.钉纸
将画好的稿子放在彩色纸上面,四周用针线或钉书机固定住,就可以刻了。如果设
计的剪纸画面是对称的,那只要画一半,将彩色纸对折后再与画稿一起钉牢,而折的一
边应与画稿的对称线对齐,刻好展开后就成为一幅画面对称的剪纸了。
3.剪刻
剪子和刻刀是制作剪纸的工具,各有特点。剪的方法是左手拿纸,右手握剪子。剪
子不需要过大的转动,跟左手转动画稿互相配合,动作要协调。用剪子尖挖细部,剪子
靠前部分挖剪空白。剪圆孔和挖空白时,先用剪纸尖把纸扎透,捅成一个入剪口,然后
沿画稿慢慢行剪。剪圆孔和挖空白的行剪方向都是从右向左,剪锯齿纹时也是从右向左。
刻的时候,刻刀要持正,刻直线时是从上到下,刻横线时是从左到右,刻弧线或圆洞时,
不可能一刀刻成,而是从左到右,连续不断沿弧形线一刀接一刀移动着刻成的。刻的时
候,用力要适当,特别是落刀和起刀的二端,刀尖要刻穿纸张,如果发现该刻掉的部分
还拿不下来,不能硬拉,应该再补刻一刀,让它自然脱落,以免扯坏剪纸。剪与刻的顺
序都是先内后外,先上或下,先左后右,先细后粗。
4.粘贴
剪纸刻好了,可以用浆糊涂在其反面,提起后贴在衬纸上,衬纸可以是白色的纸,
也可以是其他颜色的纸,如果想把剪纸放在镜框里,就不需要处处贴牢,可以在剪纸的
上部两边的角上,少许涂上点浆糊,起个固定位置的作用就成了。
第三章 简单的剪纸制作
1. 对折剪法
1. 盆花
2.小轿车
对折画上图案剪下
3.五角星
五角星是小朋友最喜欢的,说说哪些地方、什么图案中有五角星。根据书中的步骤
图剪出五角星。
1.正方形纸对折 2.对折后按图所示折叠
3.再向中间折叠 4.按图所示剪下
4. 喜字剪法
我们经常在人们的婚宴上见到双喜图案,它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双喜容易剪刻,
请小朋友根据剪刻图形,用红纸剪一个喜字。
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均可,对折二次,按图画好剪下,展开便是双喜图案。
第四章 剪纸作品欣赏
喜 字
吉 祥 花
仙 鹤
脸谱系列
京剧脸谱
变形脸谱
动物 1 2 3 4
猴子
鹤
熊猫
猫趣
京剧脸谱
变形脸谱
京剧脸谱
变形脸谱
京剧脸谱
戴虎头帽的娃娃
蝈 蝈
报喜鸟
长颈鹿
动物 1 2 3 4
虎
狮
仙鹤
老鼠成亲
大公鸡
动物 1 2 3 4
斗鸡
牛年大吉
公鸡比美
填色剪纸
马 蛇 马年吉祥
虎
狮子
喜鹊
恋鹅
熊猫
母爱
虎
双牛对视
金鱼
金鱼
熊猫
仙鹤
吉祥如意
虎威
狮子
鹅趣
金鱼
狮王
填色剪纸又称“笔彩剪纸”,把刻好的主槁张贴在一张白色纸上,然后根据据各部位
的需要分别涂上不同颜色。个别脸部可作适当的渲染。中国广东佛山的“铜凿”剪纸是在
一张铜片上先用锤子将图案凿出,在留空处分别涂上不同颜色的油质颜料,当地叫“铜
凿”。这种剪纸给人以金碧辉煌之感,而且便于长时间保存,但一次只能制作一幅。
花鸟系列 1 2
牡丹
喜上眉梢
凤追日
荷花
喜上眉梢
蝈蝈
梅花
彩蝶
花鸟系列 1 2
荷花
长城
桥
分 花鸟系列
色剪
纸
荷花
长城
黑 人物系列
白剪
纸的
保存
边防战士
彩 戏曲系列
色剪
纸的
保存
武松
剪 专题教育
纸人
物变
形夸
植树
喜鹊闹春
美丽小区
浮云
1 2
喜鹊闹春
美丽小区
农家女
1 2 3
林冲
1 2 3
交通宣传
喜上眉梢
仙鹤
蝶
喜上眉梢
仙鹤
赶集 朝鲜族姑娘
武将 鲁智深
卫生宣传 爱鸟周
1 2 3 4
张
专题教育 1 2 3
庆六一
科技
剪纸人物的装饰
剪纸人物除了形体的装饰性外,还有衣着上的装饰方法。剪纸人物的服饰,不
局限都是花衣花裤,也可以用疏密有致的线条组成条格衣裤,看上去既朴素又别具装饰
趣味。在剪纸人物身上,锯齿纹具有多种用途,比如头发、眉毛、手指、鞋底乃至各种
生活用具。月牙纹常用来表现衣纹,也用来组合成有动感的花纹而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
给人以敦实浑厚的感觉。
山水系列 1 2 3
祖国山河
祖国山河
编 后 语
中国的剪纸艺术历史悠久,蕴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文化内涵。作为
一门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是对儿童进行美育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启迪儿童智力,
开发学生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剪纸的过程中,也
能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耐心和细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
能力。
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不追随他人,才能取得自己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因此,发
掘与研究本民族文化形成了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为了弘扬这一民族艺术的魂宝,我校
结合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选择以适合江南特点的剪纸为主体,在教材的选编
上、方法的运用上、时空的安排上、师资的调配上等方面作了实践与研究,旨在培养学
生热爱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继承与发扬民间艺术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
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使祖国的剪纸艺术后继有人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卫生宣传
科技
交通法规
新农村
射击
战士
祖国山河
祖国山河
祖国山河
祖国山河
但是,鉴于本校自身条件落后、教师能力的有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教材尚存在着
诸多不足,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另外,许多图片皆从网上下载,如有雷同,敬请原谅。
本文发布于:2024-09-26 02:59: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72907884257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